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推荐:
首页 > 3D打印新闻 > 产业与政策 > 科技部长万钢:3D打印将真正提高中国制造业实力

科技部长万钢:3D打印将真正提高中国制造业实力

核心提示:6月29日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节目播出对科技部部长万钢的专访。以下为文字实录:

科技改变生活

万钢:未来的发展一定不会那么平静。

吴小莉:用不平静来形容

万钢:现在他们有个更宏伟的计划,要发射一颗量子卫星,证明这条路探索对了,它给我们找出了一条将来能够应对网络安全,这个严峻挑战的一个方法。

万钢:我说对我最大的挑战,是从一个科技研发人员,变成一个科技管理人员,所谓管理管理,一管一理,而理字在先,管字在后

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步。许多人对于这个技术是否能为人们打印出各种所需的东西,产生了更多的狂想。而事实上。在国外,已经有科学家打印出一台汽车,还有人设计制作了一台超大的3D打印机,计划打印出一栋货真价实的房子,在上海,交通大学王成焘教授的团队已经将3D打印技术带入了医院,直接介入高尖端的手术治疗。

3D打印,这项被英国《经济学人》认为是“将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早已引发了美国、欧洲诸国的激烈鏖战,“战火”从太空一直蔓延到器官移植,从建筑“烧”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用品,而中国的3D打印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万钢:我最起先接触到的3D打印,是在1993年,1994年的时候,当时就是说,汽车在做设计的时候,需要一些模型,这些你设计的模型要体现出来的,那么当时最早的3D打印办法是一缸子树脂,然后它用激光给你扫,一边扫一边印画,最后这个模型做出来了,由缸里一拿,它就做出来了。实际上这是最初的3D打印。后来开始就堆砌,它就说拿塑料融化,来堆砌。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3D打印,它并不是指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当然很有市场,也会大量的用。但是我们现在要攻关,要克服的是什么问题呢?克服的就是高合金,高强度的合金,比如说我说的高合金就是钛合金比如说,做飞机的,框,窗,能不能把它打印出来。

北航的一位教授带着他的团队,十年当中努力的去解决,任何一个哪怕是细微的,极小的问题,最后做到了这样,他们最大的加工的部件5平方米。

万钢所提到的这位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华明教授,他和团队成员一起,研制出了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关键构件激光成形技术,一个5平方米的钛合金加强框,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制造。而王华明他们的“变形金刚术”制作的零件已经成功的应用于C919等大型的客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此技术、并能在飞机上装机应用的国家。

万钢:那么传统制造办法怎么办呢?就做一块大的部件(毛坯),然后我用锻造,然后锻造完了以后,我用数控机床把它抠出来,用堆砌法制造,一个部件,这样一个部件,我们有一个部件是C919的窗门窗户。那个部件,如果用堆砌法制造,我们叫增材法制造,激光3D打印的话,它这个部件做出来是130公斤,如果我们要用模子把它抠出来的话,这块部件是要用1390公斤,用了10倍于成型后来的量,再加上切削,你说我要节省多少材料,节省多少能源。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又在做一件别人没做的事儿,真正的使3D打印用到它最关键的地方。这样的话,它就真正的提高了我们制造业的实力,我这不是说要压过一个螺丝啊或者什么东西,这个传统工业还会有。但是这样的制造业它将代表着未来,它是节能减材,就是既节约资源,又节约能源,又能够避免排放。这样的技术我们在十年前就应该能够判断,也就是我今天,可能要判断十年以后的东西,大概是什么东西。我们要去做,要去探索。

如今,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大对于3D打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2013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多次强调3D打印技术的重要性,称其将加速美国经济的增长,并且公布了多项支持3D打印技术发展的措施。

吴小莉:奥巴马也曾经提到,他要花大笔的资金去支持3D打印机的制造业的技术的革新。我看了一篇报道,外国的一个专家就提到说,制造业的未来在美国,不在中国,因为中国对于新技术的重视没有像美国这么强烈,所以有很多的制造业的在地化的回流,会回到美国去,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

万钢:我并不反对美国仍然作为今后的制造业强国,我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大家来竞争,美国毕竟实力厚,它的基础研究很深。但是我也觉得,它不一定就完全到美国去,这就看你怎么样来做这件事儿,我想跟你说一个数字,就是说我们国家,去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了一万亿,是一万零两百四十亿,占GDP的1.97%,原来我们算差不多到2了,结果GDP又长了一块。1.97%。74%来自于企业的投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数字。 我们的很多骨干企业,已经开始在注重研发和创新的投入。

万钢:现在他们有个更宏伟的计划,要发射一颗量子卫星,证明这条路探索对了,

科技引领未来

曾经有记者问万钢,“作为科技部部长,你会如何对您的女儿谈科技的影响”,万钢的回答是:“科技来到我们身边往往是无声无息的,因为它已经融入了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生活创造更多可能性,是万钢特别看重科技应该发挥的作用。而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尽,新兴经济体面临下行压力的国际背景下,万钢认为,科技需要有更多的担当。

吴小莉:今年两会的时候您提到中国的科技发展,解决的问题是人家没有碰到的问题,创造的产品是过去没有的产品,您可以举个例子吗?

万钢:我开玩笑说,我很少在家,女儿现在订货基本上全是在网上。有一次我在家,女儿说你今天不出去啊,你在家里,有人给我送货,送东西来。我等了四批,然后我说我出去走一趟,我还没走出院子,第五批的就过来。他们上次给我估计了,说我们到2020年每天可能在路上有两亿个包裹,我说两亿个包裹如果一家一家的送,你对交通的压力将会是多大,哪怕你骑个自行车去送。 于是你就考虑到一个什么问题。

吴小莉:集中配送的问题?

万钢:对,集中配送,我也很高兴我们这些企业家,他们也来跟我们商量,来讨论来做这些事儿。

吴小莉:马云他们要做的智能物流网?

万钢:智能物流,菜鸟。

万钢所说的“菜鸟”,指的是“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中国多家物流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宣布启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希望通过8到10年的努力,将其建成一张能够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网络,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之内送货必达。

万钢:它菜鸟它提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它这个作用会是相当大的,也许那将来,哪怕你定十份货有一个来送就够了,对吧,那减成两个也挺好啊,对不对?所以我说过我们在做一件别人还没做的事儿,它这件事, 就是说当我们把这些人们看不到的,听起来很深奥的,什么云计算了,大数据了,无线网了,这个智能制造,把它培育起来以后,它可以带动着其他产业发展,那么于是这就是我们的,我们叫核心关键技术,我们还可以很形象地说,这叫根,上面接在电子商务,接在什么智能制造,这就是果。所以科技部要干什么事呢,就是抓住这种根技术,用它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去培育它,让它能够成长成为将来的果

在“十二五”伊始,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到2049年,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美国科技资讯网站对此评论到,中国看起来已做好准备要步入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并将进入全球科技领军者的行列。

吴小莉:我们现在的目的是要看到未来十年可能需要什么,我们要进行开始研究,您又看到了什么?

万钢:未来的发展一定不会那么平静。

吴小莉:用不平静来形容? 万钢:对。未来的发展一定有很大的挑战和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我现在觉得世界上大家比较明显,也比较聚焦的,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信息产业,第二个就是先进制造业,第三个就是新能源,还有一个似乎不太提,但是实际上是方兴未艾的,就是生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

而中国的量子通讯技术也屡次获得世界的瞩目,万钢认为,中国的量子信息技术,通过十年的努力,已经走到了国际的前列,在未来,量子通讯对于解决高速度的传播、计算,以及保密的问题会作出很大的贡献。

吴小莉:我们看到了科技部最近也在做一件事情,希望能够发射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而且还希望在2016年,能够建构一个北京到维也纳之间的量子通信网络,这意味着什么? 万钢:这意味着,一个从原始创新开始,对未来信息发展的一条崭新的路径,大家都知道,当你在打手机上网的时候,就担怕信息安全的问题。量子信息,实际上它就用量子的单一性不可复制性,测不准性和纠缠性来进行信息的传输, 也就说这是理论上不可破解的,而且实际上也验证了这个,这里我们国家做得比较突出的是潘建伟

潘建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他曾经在量子通信科研领域取得过八个“世界首次”,2012年8月,《自然》杂志刊登文章,介绍了潘建伟的最新成果,他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通信百公里隐形传态,为中国将来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了技术基础。

万钢:而他做的时候,这实际上有两种传递方式,一种是就通过光纤来传递,还有一个呢通过卫星来传递,这两个方法我们都在做,现在就是用量子信息方法传递一个大文章可能还达不到这个,但是它现在传递一个密钥,就是密码,它传递一个密码是绰绰有余了,而且实际上我们在奥运会的时候就试验了一条线路,就是五六十公里,就是传递密钥的。这是就用现在的光通信的网络,也得到了企业的支持。现在他们有一个更宏伟的计划,要发射一颗量子卫星,要建设国内外能够沟通,它说明一个什么?说明这条路探索对了,世界上大家都是热点。这个热点需要我们去抓,你说它现在要产生什么价值,或者会产生什么东西,我说这可能还得用个十年。但是它给我们找出了一条将来能够应对网络安全,这个严峻挑战的一个方法。而且我们正在实验它,希望它能够成成熟。

万钢:我说对我最大的挑战,是从一个科技研发人员,变成一个科技管理人员,所谓管理管理,一管一理,而理字在先,管字在后

科技需要体制保障

六年前,在万钢第一次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的时候,大多数的舆论都聚焦在他的民主党派身份上,万钢成为35年来首位非中共党籍的政府部长,本身就具有突破性的标本意义,但是也有海外华文媒体指出,万钢的任命,不仅仅是出于民主党派和”海归”的考虑,而是科技部本身改革的需要。 当时的中国,刚刚通过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用15年的时间成为创新型国家,于是,体制创新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万钢由于具有民主党派、“海归”、年轻、工业界经历等多方面的优势,他掌舵科技部部长,被很多人寄予了热望。而站在转型发展关键期关口的中国,今年,万钢以惟一非中共党员人士的身份连任部长,再度引发关注。

万钢:我跟你讲讲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儿。其实我们从事。我就说对我最大的挑战,是从一个科技研发人员,变成一个科技管理人员,所谓管理管理,一管一理,而我觉得理字在先,管字在后,你把这个事儿给它理顺了,它管起来就好管了。所以说作为一个国家科技部长,可能最主要的想考虑的就是我们掌握着国家的科技资源,我们怎么样来最合理的办法,去配置好这些资源,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Vo7: 2011年7月,曾经的候选院士、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他的发妻曹女士在网上实名举报,说段振豪不仅包养多名情妇,还涉嫌贪污国家科研经费100多万元。2012年2月13号的上午,段振豪贪污案开审,最终被一审处有期徒刑13年。

吴小莉:去年2月份的时候,曾经的侯选院士段振豪,//因为挪用了资金而被处分了,那在这个事件,其实在网上报出来之后,有人也提到说,是不是因为就是对于人员的费用不够,所以使得他们会希望在其他的费用当中去挪用,有没有对您,对于这个经费管理上的思考? 万钢:你说的这些问题的发生,有一些甚至是在我们的从技术上说起来,是很知名的专家,正因为他们在身上发生了这些问题,和我们要做的过程,做的事情就是要加强在执行过程当中的监督管理。 这个监督的合理、不合理,这需要我们。刚才你讲到了人员费,是不是太少了,这里面实际上也有两层意思,就是钱什么时候才说够啊,当然我也希望有钱,但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去年以来,我们开始加强了过程监管,刚刚开完经费巡视电视电话会议,和财政部一起,我们进行经费巡视。

万钢:我在会上我说第一,违纪的事情自查自纠,我看到我是不容忍的。违法的事情我是逢着必抓,我绝不手软

万钢说,在他当部长的五年中,无时无刻不在考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个问题。而他认为,要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要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宽松环境,针对科研人员不得不花费经历用来”跑课题”这个问题,科技部就首先从自身进行了改革。

万钢:我们鼓励专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但是写在大地上的论文,你看不到,评审职称评不上去。专家要争取项目的时候,要花很多时间写,完了还要跑到北京来答辩等等这一块,花了很多力气,我们在计划管理上面,就是说改革必须从自己的部门改吧。

第一个我把这个指南啊,我有一些国外的朋友说,你们看你们写的指南,人家一看就是39号的写黑颜色的,就是说你这个针对性太强了,对吧,但是科学家他要开开来思想,所以把指南简化了,范围宽了,第二个国家科学计划都是要推荐,我们把推荐的渠道,申报渠道拓宽了。第三个全程的信息化管理,不需要你送纸过来,然后视频答辩,而且在视频答辩当中我做到全程录像,我全部给它留存。然后我跟他说,我希望能够做到两个小时之内要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如果有人对这个有意见,我可以把这个答辩现场打出来。我把整个申报过程当中,包括有多少人进入这个系统,看过这个东西,我们都可以打出来,然后我们实时来评价。这样的话就做到阳光下的公开公正。也避免了一些不规则的行为,有信息技术,你科技部第一个就要实行信息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吴小莉:您现在已经在科技部部长任内是第二个任期了,您觉得未来五年,您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您最大的期愿又是什么?

万钢:未来的五年,一定是一个动荡的五年,因为我们面临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变革,面临着我们国家的转型发展,面临着我们国家真正从有影响的科技和创新大国向强的科技创新大国迈进,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起来,它一定不会那么平坦。

就像五年以前,五年多以前,现在快六年了。六年了应该说。我被任命为科技部长,那个时候我感到这是信任,我感到诚惶诚恐,而今天我更感到这是一份责任,你有这份责任就应该花自己百倍的努力,所以我想这个责任的完成,还要靠大家的努力,我只不过也是科技界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份子。那么今天给了我这份责任就要担起这份责任,来完成这份责任。我想这一点可能是。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是一样的。

广告:
2015上海国际3D打印智造展览会
(简称:上海3D打印展)9月19-22日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